封面新闻记者 杨涛 摄影报道
还记得那只特别能飞,但每年心心念又不远千里飞回成都的鸟儿“阳阳”吗?秋天临近,它,又回家了。
曲曲折折的飞行轨迹拉近了俄罗斯贝加尔湖和沱江边简阳的距离,9月25日,熟悉的卫星追踪系统信号又出现了在成都简阳市境内。2000多公里的漫长旅途,13天的飞行时间,游隼“阳阳”在俄罗斯贝加尔湖畔完成生儿育女的生命轨迹又回到沱江边,迎来获救后的第三个越冬季。
飞行技巧更娴熟了
飞行13天,比去年更快
2022年,一只受伤游隼在成都简阳获救,便用简阳的阳字,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阳阳”。
同年底,康复后的它由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动物保护研究部副研究员阙品甲等人放归蓝天。科研人员通过安装在它身上的追踪信号,一路守护“阳阳”在贝加尔湖和简阳之间的迁徙之路。
封面新闻记者和“阳阳”的结缘,也是从2022年开始。之后,一直在关注它的动态。
最近的一次,2025年1月,封面新闻记者前往简阳,在沱江边一处待建工地找到了“阳阳”。“阳阳”生活的区域生态环境良好,黑水鸡、金翅雀等鸟类众多。镜头中,它身上背负的卫星追踪器清晰可见,它时而停留在钢架上,时而飞向空中捕食,状态十分良好。
2025年1月16日,成都简阳市一处建筑工地附近,飞行中的游隼“阳阳”身上的卫星追踪器清晰可见。摄影:杨涛
2025年1月16日,游隼“阳阳”在成都简阳市一处建筑工地。摄影:杨涛
几年来,“阳阳”往返于俄罗斯和成都之间,封面新闻记者也把它几年来的行踪,梳理出一个简单的“路线图”,发现,它的飞行技巧更娴熟了:
2023年3月29日,为了家族的繁衍生息,“阳阳”从成都启程,北飞至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畔安顿下来。2000多公里的旅程,它竟然只用了一周时间,飞行速度平均每天300多公里左右。
2023年是9月28日出发,10月14日到达,用时17天。
2024年,“阳阳”则是9月19日出发,10月4日到达,用时15天。
而今年这次,2025年9月13日,“阳阳”从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出发,归心似箭一路向南,于9月25日到达简阳,耗时13天。
游隼“阳阳”2025年秋季迁徙飞行轨迹图(阙品甲供图)
飞行之路也有困难曲折
在育雏地 它的信号曾丢失100天
2025年4月8日,“阳阳”再次北上开始迁徙之路,4月12日前后的大风天气,让它一度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境内受阻停留。
抵达俄罗斯境内后,追踪信号忽然消失了100天。这研究团队的心再次悬起——这只跨越2000公里前往繁殖地的游隼,是否发生了意外,秋天还能平安归来否?
2025年4月,“阳阳”春季迁徙飞行中的一段轨迹。(阙品甲供图)
“每次信号消失,我们都会担心它是否遭遇不测?”这是追踪“阳阳”之后的第三次信号消失,最终恢复的信号才让阙品甲团队的工作人员如释重负。
定位数据显示,阳阳早已顺利抵达俄罗斯贝加尔湖西北方向。和以往不同的是,她每天的活动范围很快便缩小至半径约0.7公里的区域内。在放归的第一年,“阳阳”的活动范围较大,应该是在寻找合适的筑巢位置。“阳阳很可能正在孵卵,活动区域围绕在巢穴周围700米内。”研究人员判断。
有个好“老公”
育雏期间受到了良好照顾
“阳阳长期在小范围内活动,表明在整个孵卵期,它应该得到了良好的照顾。”
阙品甲告诉记者:“阳阳的小范围活动意味着两种可能:一是它的配偶非常擅长捕猎,可以为它提供足够的食物,不需要它耗费过多精力外出捕食;二是它的领域范围内猎物非常丰富,减少了远距离捕猎的必要性。”阙品甲解释说,雄性游隼通常会选择离巢穴较近的捕猎点以减少往返时间,整个繁殖过程中,雌鸟可以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孵卵上。
通过阙品甲提供的卫星地图发现,“阳阳”将巢穴选在了峡谷中一片岩石裸露的区域,峡谷南北朝向光照充足,四周森林密布,巢穴周围视线开阔,海拔将近1000米。
游隼“阳阳”在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的育雏地卫星图(阙品甲供图)
据介绍,雌性游隼一旦在某一巢区繁殖成功,通常会连续数年返回同一地点“重建家庭”。尽管在越冬期间短暂分离,开启各自的单身生活,但春季飞抵繁殖地后,会在熟悉的巢位重新确立配对关系。阳阳的配偶还是研究人员在简阳曾经观察到的那只雄性游隼吗?
在经历了100天无信号的日子后,“阳阳”的活动位置开始扩大至百公里外的人类居住区,研究团队时不时收到阳阳“进城”的信号。种种迹象表明:今年的繁殖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幼鸟或已离巢,开始独立生活。
“阳阳”获救和迁徙时间线。
(请横屏浏览效果更佳)
制图:罗乐
盈辉优配-盈辉优配官网-上海配资炒股-河南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