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8 岁男孩抱着妈妈的胳膊,眼泪鼻涕糊了一脸,通红的眼睛里满是恐惧。任谁看了这场景都会心头一紧,可知道真相后,又忍不住为这孩子的天真和宝妈的做法点赞。
8 月 9 日,江苏一位宝妈因为生理期不适,正躺在床上休息。客厅里突然传来 “噔噔噔” 的脚步声,8 岁的儿子像一阵风似的冲进卧室,眼睛红得像兔子,鼻尖挂着晶莹的鼻涕,一看就是刚哭过。
“怎么了这是?” 宝妈赶紧往旁边挪了挪,想拉儿子到身边。可男孩刚跑到床边,就 “哇” 地一声哭出来,带着哭腔质问:“妈妈,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宝妈一头雾水:“妈妈能有什么事瞒你呀?”
“我都看见了!” 男孩急得直跺脚,眼泪掉得更凶了,“你就是不想让我伤心,故意瞒着我的对不对?”
宝妈愣了几秒,突然想起早上换下来的卫生巾没来得及处理,可能被儿子在厕所撞见了。她强忍着笑意解释:“你是不是看到厕所里的东西了?那是妈妈生理期到了,流点血是正常的。”
“那么多血怎么可能正常!” 男孩突然拔高音量,带着哭腔怒吼,“这不科学!你肯定是得了重病!”
看着儿子一脸 “我已经看透了真相” 的悲愤,宝妈又心疼又好笑。这时候家里人听到动静都涌进卧室,爷爷奶奶不明所以,还以为孩子在学校受了欺负。
等宝妈把来龙去脉一说,全家人都松了口气。她拉过还在抽噎的儿子,认真地开启了科普模式:“女孩子从十几岁开始,每个月都会有几天生理期,这是身体在为以后做妈妈做准备呢。”
男孩眨巴着泪眼朦胧的眼睛,似懂非懂地问:“那会一直流血吗?”
“当然不会啦,” 宝妈轻轻擦去他的眼泪,“一般几天就过去了,就像树叶秋天会掉落一样,是很自然的事情。” 她特意举了个例子:“以后你长大了要娶老婆,她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到时候你就知道该怎么照顾她啦。”
旁边的奶奶也帮腔:“对呀,奶奶年轻的时候也这样,你妈妈这是正常现象,不是生病。”
听着大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解释,男孩的哭声渐渐小了。当确认妈妈真的没生病时,他突然扑进妈妈怀里,又开始嗷嗷大哭:“那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我刚才吓死了!”
宝妈抱着儿子温软的小身子,心里又暖又酸。她轻轻拍着孩子的背:“是妈妈不好,以后有什么不懂的,你随时问妈妈好不好?”
这段记录生活的视频被宝妈发到网上后,很快引起热议。有网友留言:“这孩子也太暖了,一看就是平时被妈妈疼大的,才会这么担心妈妈。” 还有人分享类似经历:“我儿子小时候也因为这个哭过,说要带妈妈去医院打针。”
多数网友都为这位宝妈的做法点赞。有位妈妈说:“我家也是儿子,之前总觉得这种事不好跟他说,结果有次他看到卫生巾,问我是不是受伤了。现在想想,还不如像这位宝妈一样大大方方讲清楚。”
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这种事还是避讳点好,把东西处理干净别让孩子看见就行。” 但这个观点很快被反驳:“现在孩子接触信息的渠道多着呢,与其让他们自己瞎猜,不如家长主动科普,树立正确的观念。”
一位儿科医生网友留言说:“8 岁左右正是孩子建立性别认知的关键期,这种生活化的科普比课本上的知识更有效。男孩了解女性生理期,不仅能消除误解,还能培养同理心,长大后更懂得尊重和体谅女性。”
其实在很多家庭里,“生理期” 都是个羞于启齿的话题。家长要么含糊其辞,要么干脆回避,结果反而让孩子产生更多好奇和误解。就像视频里的男孩,因为从没听过相关知识,才会把正常的生理现象当成 “绝症”。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意识到,科学的性别教育不该缺位。就像这位宝妈,没有因为 “不好意思” 就敷衍孩子,而是抓住机会认真科普,既消除了孩子的恐慌,又传递了正确的观念。
正如网友所说:“教育孩子尊重和理解,就该从这些生活细节开始。当男孩懂得心疼妈妈的生理期不适,当女孩明白这是自然的生理现象,他们才能在成长过程中建立健康的性别观念。”
视频最后,男孩擦干眼泪,笨拙地给妈妈倒了杯温水,奶声奶气地说:“妈妈你好好休息,我不吵你了。” 看着儿子懂事的样子,宝妈笑着红了眼眶。这场由卫生巾引发的小风波,最终变成了一堂温暖又有意义的成长课。
或许对于孩子来说,比起那些生硬的道理,这种藏在生活里的科普,才是最生动的教育。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盈辉优配-盈辉优配官网-上海配资炒股-河南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